求医问药
首页 | 搜索 | 女性 | 男性 | 医院 | 问药 | 疾病 | 药店 | 保健 | 养生 | 长寿 | 中医 | 中药 | 心理 | 自救
快讯 | 美容 | 瘦身 | 丰胸 | 防晒 | 家居 | 饮食 | 性爱 | 怀孕 | 宝宝 | 运动 | 健身 | 健美 | 偏方 | 秘方
健康快讯·家庭生活·保健养生·两性空间·中医中药·女性天地·心灵鸡汤·男人世界·育儿宝典·家居饮食·健康问答
  您的位置: 求医问药 > 两性空间 > 性与疾病 > 正文
四个方法来治疗早泄

本文章关键词早泄
请输入关键词
WWW.JK58.COM    2008-3-14 11:54:38

  患了早泄,夫妻双方要正确对待,不可取的态度是互相抱怨,或产生焦虑、厌倦情绪,或不认真对待,不配合治疗,更不应该停止正常性生活。正确的处理方法是,先去医院检查,排除泌尿生殖系疾患,然后消除精神上的紧张状态,克服恐惧心理,保持心情愉快。女方要更加体贴和关心对方,帮助男方解除其思想顾虑,延长性交前准备时间。临床通过精神心理因素调节达到治疗效果的,约占早泄的2/3~3/4。对个别较顽固的早泄可采用如下方法:

  (1)减少性的冲动和性敏感性:男女双方在性交前应保持精神舒畅,避免过于紧张或性的过于冲动。应用阴茎套进行性交也是减少敏感性,防治早泄的一种方法。也可在性交前或性交时用干净的纱布拭少量表面麻醉剂,或服用少量镇静剂,以降低对性刺激的敏感性,延长性交时间。

  (2)间歇刺激法:此法属行为疗法的一种,方法是通过性交或非性交的方式,由夫妻双方配合,以女方为主完成。主要是训练提高男方的射精刺激阈值。当快要达到射精的阈值时,突然停止刺激,待兴奋高潮减退,再刺激阴茎,如此反复进行。这种方法可使男方能耐受大量刺激而不射精。

  (3)牵拉阴囊法:性交分兴奋期、持续期、高潮期和消退期。当性交进入持续期,则性兴奋进入持续稳定的较高水平。持续期内,男性龟头冠的直径略有增加,龟头颜色变深,由于睾丸阴囊血管充血,阴囊体积进一步增大,睾丸进一步提升与会阴部接触,易刺激会阴部引起反射性射精,此时牵拉阴囊和睾丸可降低兴奋性以延缓射精。此方法可在性交中由夫妻双方完成,也可和间歇刺激法配合进行。

  (4)挤捏阴茎法:在性交过程中,阴茎海绵体是参与勃起机制的主要器官。阴茎的勃起与射精是当刺激达到一定阈值时,从生殖器神经传到中枢,传出神经又通过腹下神经丛及膀胱丛使附睾、睾丸上的输精管及前列腺的平滑肌收缩,精液经尿道射出。挤捏阴茎法,也是一种循序训练的行为疗法。方法为由女方刺激阴茎达射精不可避免的感觉时,立即停止刺激,把拇指放在阴茎系带的部位,食指与中指放在阴茎背侧(注意不要滑动阴茎),上下垂直挤捏压迫4秒钟后突然放松。挤捏所用压力的轻重与阴茎勃起的程度成正比,反复训练可延缓射精的紧迫感,提高射精刺激阈值,重建射精时间。一般坚持使用挤捏法3~6个月后才能使疗效持久。

  对于泌尿系炎症引起的早泄,要针对病因,选择泌尿道药物浓度高,对病原体有杀灭作用的药物治疗。治疗务求有效,彻底,不留后患。对伴有高血压、冠心病的患者治疗时,要尽量避免选用对性功能和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。选用某些钙离子拮抗剂,可能缓解性器官的痉挛状态,有利于早泄的治疗。

小翟
来源:求医问药
评论】【投稿】【打印】 【关闭


 
热门文章 >>>
·出国体检全知道
·出国体检有哪几项?
·解读乙肝化验单
·出国体检中遇到的问题
·肾结石的治疗方法
·怎样有效治疗慢性咽炎?
·人为什么会放屁?
·拉不出大便怎么办?
·睡觉磨牙有什么良策?
·关于胆结石的治疗方法
搜索导航 >>>
求医问药搜索:
. 相关文章
   莫名早泄查查甲状腺 图 2009-3-25 15:45:42
   遗精早泄阳痿中成药怎样选 2009-3-19 15:36:04
   小技巧教你赶走早泄 图 2009-3-8 14:23:35
   预防早泄如何选择药物呢? 2009-3-5 15:43:38
   吃伟哥让早泄更糟糕 图 2009-3-1 15:44:52
   揭开早泄心理因素的神秘面纱 2009-2-25 9:43:00
   早泄治疗仅仅是补肾吗? 2009-2-24 9:25:49
   男人早泄的另类原因 图 2009-2-24 9:24:33
   早泄遗精为何常伴? 2009-2-24 9:22:15
   年轻人为何多精神性早泄? 2009-2-24 9:21:08
. 精彩图文
温馨提示: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,可尽快去 名医名院 就医治疗。
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广告服务 | 招商引资 | 友情链接 | 设为首页 | 网站地图 | 网站导航
Copyright © 2005-2009 求医问药 jk58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
声明:本站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,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。